痔疮和肛周脓肿可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检查手段、治疗方式四方面辨别。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或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肛周脓肿是肛腺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疾病。
1、发病机制
痔疮主要由肛垫下移或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长期便秘、久坐久站等因素可诱发。肛周脓肿多因肛腺阻塞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发。
2、症状表现
痔疮典型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肛门肿物脱出,内痔可见鲜红色喷射状出血,外痔可触及柔软包块。肛周脓肿以剧烈跳痛为主,伴随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3、检查手段
痔疮诊断主要依靠肛门视诊和指检,必要时行肛门镜检查。肛周脓肿需结合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明确脓腔范围,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
4、治疗方式
痔疮初期可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药物保守治疗,严重者需行痔上黏膜环切术。肛周脓肿必须手术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延迟处理可能形成肛瘘。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1-2次,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出现肛门持续疼痛或出血量较大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病情。术后患者需定期换药,遵医嘱进行提肛运动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