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羊角风一般是指症状性癫痫,症状表现主要有发作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癫痫通常由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癫痫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发作。
1、发作性意识丧失
癫痫发作时可能出现突发意识丧失,表现为突然动作停止、呼之不应、双眼凝视。典型失神发作持续数秒至十余秒,发作后不能回忆。复杂部分性发作可伴有无意识动作如咂嘴、摸索等。这类发作与大脑皮层异常放电累及意识相关网络有关,脑电图可见3Hz棘慢波综合发放。临床常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拉莫三嗪片等药物控制发作。
2、肢体抽搐
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四肢强直后阵挛性抽动,可伴舌咬伤、尿失禁。局灶性运动性发作可见单侧肢体节律性抽动,可能按杰克逊方式扩散。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快速闪电样肌肉抽动。这些症状源于大脑运动皮层异常放电,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捕捉发作期异常电活动。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对控制运动性发作效果较好。
3、感觉异常
部分患者发作时出现躯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特殊感觉症状如幻嗅、幻味。视觉性发作可见闪光、暗点等简单幻视,或复杂场景幻视。听觉性发作可闻及铃声、噪音等。这些症状与相应感觉皮层的异常电活动相关,磁共振可能发现局部结构性病变。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对感觉性发作有一定效果。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发作期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潮红、瞳孔散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流涎等自主神经症状。部分儿童以腹痛、呕吐等胃肠症状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与边缘系统及下丘脑受累有关,长程视频脑电图有助于捕捉发作期改变。苯巴比妥片、托吡酯片等药物对自主神经性发作具有调节作用。
5、精神行为异常
部分复杂部分性发作表现为情感症状如恐惧、愤怒,或认知障碍如似曾相识感。发作后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自动症等。少数患者出现发作性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这些症状与颞叶、额叶等高级皮层功能受累相关,神经心理学评估可发现相应认知域损害。喹硫平片、利培酮片等药物可用于控制癫痫性精神障碍。
癫痫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饮食应均衡营养,限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发作未完全控制前不宜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建议家属学习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外伤等。定期复诊调整药物,监测血药浓度及药物不良反应。部分难治性癫痫可考虑生酮饮食、迷走神经刺激等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