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尿道镜检查可能出现尿路感染、出血、尿道损伤、膀胱穿孔、排尿困难等并发症。膀胱尿道镜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膀胱及尿道疾病,但操作过程中可能对局部组织造成刺激或损伤。
尿路感染是膀胱尿道镜检查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过程中细菌侵入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发热。轻度感染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尿缓解,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出血多因检查时黏膜受到摩擦或活检导致,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多数可自行停止,持续出血需及时处理。尿道损伤常发生在尿道狭窄或操作不当时,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严重者可能出现假道形成,需暂停检查并给予对症处理。
膀胱穿孔属于严重并发症但发生率较低,多见于膀胱壁病变或操作力度过大时。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腹胀甚至休克,需立即禁食并考虑手术治疗。排尿困难多因检查后尿道水肿或痉挛引起,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通常1-2天内缓解,持续不改善需导尿处理。高龄、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患者更易出现并发症,检查前应充分评估风险。
为减少并发症发生,检查前应完善尿常规等必要检查,排除急性炎症。检查后建议多饮水增加尿量,避免憋尿和剧烈运动,观察排尿情况及尿液颜色变化。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血尿或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日常注意会阴部清洁,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