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腰腿疼痛、麻木等症状的退行性病变。
1、解剖结构异常
腰椎间盘由中央的髓核和外围的纤维环构成。当纤维环因退变出现裂隙时,髓核可能向后外侧突出。这种机械压迫可直接刺激神经根,引发典型的放射性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至足部的放电样疼痛。长期久坐、搬运重物等重复性脊柱负荷动作会加速椎间盘退变进程。
2、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含水量逐渐下降,弹性减弱。这种退变使纤维环更易在轻微外力下破裂。退变过程中产生的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会刺激神经根,即使没有明显突出也可引起疼痛。磁共振检查可见椎间盘信号减低、高度下降等退变征象。
3、急性外伤诱发
弯腰提重物时突然扭伤可能造成纤维环急性撕裂。这种损伤多发生在L4-L5、L5-S1节段,因为下腰椎承受的机械应力最大。患者常能准确回忆外伤瞬间的爆裂感,随后出现剧烈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多呈阳性。
4、遗传易感性
某些胶原蛋白基因变异会导致纤维环结构薄弱。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常有家族史,可能出现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基因检测可发现COL1A1、COL9A2等基因多态性,这类患者需要更严格避免脊柱过度负荷。
5、职业因素影响
驾驶员、重体力劳动者等长期处于振动环境或需要反复弯腰的职业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高。振动会使椎间盘营养供应减少,而反复前屈动作会使纤维环后部承受异常应力。职业防护包括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佩戴护腰支架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改变体位活动腰部。睡硬板床时在膝下垫枕可减轻椎间盘压力。急性期疼痛缓解后,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麦肯基疗法等腰部伸展训练。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但应避免蝶泳等使脊柱过度扭转的泳姿。控制体重、戒烟也有助于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