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后仍打呼噜可能与术后水肿、鼻腔结构异常、过敏性鼻炎、扁桃体残留增生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腺样体肥大手术通常指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需结合病因进一步干预。
1、术后水肿
术后1-2周内局部组织水肿可能导致暂时性气道狭窄。表现为睡眠时鼾声轻、偶发,伴随轻微鼻塞。可通过抬高床头、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缓解,通常水肿消退后症状改善。
2、鼻腔结构异常
先天性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等结构问题未被手术解决。表现为持续性张口呼吸、夜间鼾声粗重。需耳鼻喉科评估,必要时行鼻内镜或CT检查,确诊后可能需鼻中隔矫正术等治疗。
3、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持续刺激导致鼻黏膜肿胀。表现为阵发性打喷嚏、清水样鼻涕伴间歇性打鼾。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或孟鲁司特钠颗粒,同时需避免接触尘螨等过敏原。
4、扁桃体残留增生
合并扁桃体肥大但未同期切除时,残留组织可能阻塞气道。表现为吞咽困难、鼾声低沉伴呼吸暂停。需评估是否需二次手术,可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减轻炎症。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枢性或阻塞性因素导致睡眠中呼吸暂停。表现为频繁觉醒、白天嗜睡及生长发育迟缓。需多导睡眠监测确诊,轻症可用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可能需颚咽成形术。
家长需监测孩子睡眠质量,记录打鼾频率和伴随症状。保持卧室湿度适宜,定期更换床品减少过敏原。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若打鼾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呼吸暂停、血氧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复查电子鼻咽镜。日常可训练孩子用鼻呼吸,必要时佩戴口腔矫正器改善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