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怎样治疗 治疗胃出血的三方法盘点

发布于 2025/07/08 08:59

胃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胃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黏膜修复。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可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冻干粉、蛇毒血凝酶注射液能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形成凝血块。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可覆盖创面隔离胃酸。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2、内镜治疗

内镜下钛夹止血术通过机械夹闭血管实现即时止血。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将聚桂醇注射液等药物直接注入出血血管周围。氩离子凝固术利用高频电流使组织凝固坏死达到止血目的。对于静脉曲张出血可采用内镜下套扎术阻断血流。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在出血24小时内实施效果最佳。

3、手术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溃疡出血合并穿孔或癌变情况。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专门针对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血管介入栓塞术通过导管选择性堵塞出血动脉分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的优点。开腹手术仅在出血量大或内镜治疗失败时考虑,术后需留置胃管观察引流液性状。

胃出血患者应禁食1-3天,出血停止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食物。恢复期保持情绪稳定,戒烟戒酒,规范服用抑酸药物4-8周。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若出现呕血或黑便加重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应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