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可能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发热、扁桃体红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化脓性渗出。
1、细菌或病毒感染
扁桃体炎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导致。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咽部剧烈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同时需卧床休息。
2、免疫力下降
过度疲劳、营养不良、作息紊乱等因素可导致免疫力降低,使扁桃体防御功能减弱。这类患者易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染。
3、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鼻炎、鼻窦炎、牙龈炎等邻近部位炎症可能蔓延至扁桃体引发继发感染。患者常同时存在鼻塞、流脓涕、牙龈肿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灶,可配合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必要时需耳鼻喉科联合诊治。
4、环境刺激
长期接触粉尘、烟雾、干燥空气等刺激性物质会损伤扁桃体黏膜屏障。这类诱因导致的扁桃体炎往往伴有咽干、异物感,但发热症状较轻。建议改善生活环境湿度,外出佩戴口罩,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预防扁桃体炎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避免过硬过烫食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不退等症状,或每年发作超过4次,建议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切除。平时应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