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宝宝感冒的诱因主要有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温度变化、接触传染源、过敏反应等。感冒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护理。
1、病毒感染
宝宝感冒最常见的原因是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污染物品进入呼吸道,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家长需注意宝宝的手部卫生,避免接触患病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退热糖浆等药物缓解症状。
2、免疫力低下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因营养不足、睡眠差等因素导致抵抗力下降。家长应保证宝宝摄入充足母乳或配方奶,适当补充维生素D滴剂。若反复感冒,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调节免疫功能。
3、环境温度变化
骤冷骤热会刺激宝宝呼吸道黏膜,增加感冒概率。冬季室内外温差大时,家长需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室温20-24摄氏度。外出时可使用婴儿口罩防护,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出现打喷嚏等早期症状时可热敷鼻部缓解。
4、接触传染源
家庭成员或托幼机构中的感冒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在玩具、餐具等物品表面存活数小时。家长需对宝宝用品定期消毒,患病者应佩戴口罩。幼儿园等集体环境可提前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
5、过敏反应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引发类似感冒的过敏性鼻炎。宝宝会频繁揉鼻揉眼,鼻涕呈清水样。家长需保持居室清洁,使用防螨床品。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糖浆或孟鲁司特钠颗粒进行抗过敏治疗。
预防宝宝感冒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饮食上可适量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苹果泥、西蓝花泥等辅食。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也有助于预防。若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日常可通过小儿推拿增强体质,但须由专业医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