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脓疱疮可通过外用抗生素软膏、口服抗生素药物、局部清洁消毒等方式快速控制。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或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结痂。
1、外用抗生素软膏
莫匹罗星软膏适用于轻中度脓疱疮,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夫西地酸乳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可涂抹于患处。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含有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能覆盖更广的致病菌谱。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每日涂抹薄层药物。家长需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局部红肿加重等过敏反应。
2、口服抗生素药物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范围较大的感染,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能对抗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需按体重调整剂量。克拉霉素分散片对链球菌有良好穿透性,但可能出现胃肠反应。家长需确保儿童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3、局部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聚维酮碘溶液清洗创面,去除脓液和结痂。每日进行2-3次温和清洁,保持皮肤干燥。对未破溃脓疱可用无菌针头刺破后消毒处理。家长需为儿童修剪指甲并监督避免搔抓,防止自体接种传播。接触患儿后需严格洗手,衣物毛巾应煮沸消毒。
脓疱疮具有较强传染性,患儿应隔离至皮损结痂。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刺激皮肤。恢复期可补充维生素A和锌促进创面愈合,但需警惕高剂量锌引起的胃肠不适。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损快速扩散,提示可能发生蜂窝织炎等并发症,须立即就医。托幼机构发生聚集病例时,需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