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红眼病需注意避免揉眼、共用物品、忽视手卫生、过度使用眼药水及延误就医5个常见误区。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
1、避免揉眼
揉眼可能将病原体带入结膜囊,加重感染风险。病毒性结膜炎患者揉眼后接触门把手等物品,可能造成间接传播。建议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眼睑边缘,若需触碰眼部应先彻底洗手。
2、不共用物品
毛巾、枕头、化妆品等个人用品可能残留病原体。腺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周,家庭成员间共用物品易导致交叉感染。患者应单独使用洗漱用品,定期用60℃以上热水烫洗贴身物品。
3、重视手卫生
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后未洗手是主要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通过手-眼接触传播,酒精类消毒剂对无包膜病毒效果有限。推荐使用肥皂流水冲洗20秒以上,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
4、合理使用眼药
抗生素滴眼液对病毒性结膜炎无效,滥用可能破坏眼表微环境。细菌性结膜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自行使用含激素眼药水可能加重病情。出现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就医。
5、及早就医
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可能引发角膜溃疡,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易误诊为普通红眼病。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眼痛、畏光等症状提示病情进展,需进行裂隙灯检查排除严重并发症。
预防红眼病需保持环境通风,游泳时佩戴密封泳镜,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饮食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出现眼部不适建议使用人工泪液冲洗,佩戴太阳镜减轻畏光症状,但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持续充血超过3天应尽早就诊眼科。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隔离管理,患者使用过的玩具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