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吞了桂圆核可通过密切观察、促进排便、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误吞桂圆核可能由异物误食、气道刺激、胃肠损伤等原因引起。
1、密切观察
家长需立即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气道梗阻表现。若宝宝意识清醒且呼吸平稳,可暂时居家观察24-48小时,记录有无腹痛、呕吐或血便。期间避免喂食粗纤维食物,防止核体划伤消化道黏膜。若出现异常哭闹或拒食,需及时就医。
2、促进排便
可适当增加饮水量至每日800-1000毫升,辅食中添加西梅泥、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家长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蠕动,每日2-3次,每次5分钟。通常直径小于2厘米的圆滑异物可随粪便排出,需连续检查排便情况3天。
3、就医检查
若宝宝出现持续流涎、吞咽困难或发热,可能提示食管嵌顿或肠穿孔。医生可能使用电子喉镜或腹部X线定位异物,直径超过3厘米的核体需通过胃镜取出。合并感染时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4、气道急救
突发面色青紫或窒息时,家长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单膝跪地让宝宝俯卧于大腿,用手掌根部快速拍击肩胛骨连线处5次,再翻转按压胸骨下半段5次。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同时呼叫急救。
5、预防教育
将坚果类食品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进食时保持坐姿并全程看护。选择去核水果或切块处理,培养"细嚼慢咽"习惯。建议家长学习婴幼儿急救课程,定期检查玩具小零件是否松动。
误吞异物后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米粥、蛋羹等软食为主。每日测量体温并记录排便性状,若72小时未排出或出现血便需复查影像。建议家中常备儿童专用急救包,包含手电筒、医用镊子等工具,定期检查有效期。养育过程中注意将危险物品放置在距地面1.5米以上的带锁橱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