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监测体温、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就医等。新生儿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吸入羊水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喂养困难等症状。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鼻腔狭窄,分泌物容易堵塞气道。家长需定期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若发现宝宝呼吸时出现三凹征或喉间痰鸣音,可将头部垫高15-30度,轻拍背部帮助排痰。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深入鼻腔,防止黏膜损伤。
2、合理喂养
肺炎患儿消化功能减弱,宜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者每次哺乳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人工喂养者将配方奶稀释至正常浓度的2/3。喂养时保持45度半卧位,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出现呛奶应立即停止喂养,侧卧清理口腔分泌物。
3、监测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需每日测量腋温3-4次。体温超过37.5℃时可松开包被散热,38℃以上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退热药。若体温不升低于36℃,需提高环境温度至26-28℃,使用预热的包被包裹。
4、避免交叉感染
接触患儿前必须用流动水洗手,患感冒的家属需佩戴口罩。奶具每日煮沸消毒,衣物单独清洗暴晒。限制探视人数,病房每日通风2-3次。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5%-65%。
5、及时就医
当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反复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紧急送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院后定期复查胸片,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日常应维持室温24-26℃,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建议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恢复期每日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肺功能康复。注意观察睡眠时的呼吸节律,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儿科医生。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保持居室清洁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