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阻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气管切开术、喉镜下手术、喉部支架植入术等。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喉阻塞患者需立即采取头后仰、下颌前推等手法开放气道,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辅助通气。对于轻度喉阻塞,可通过吸入湿化氧气缓解黏膜水肿,同时避免患者哭闹或剧烈活动加重缺氧。若存在异物阻塞,需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清除异物。
2、药物治疗
急性喉炎或过敏反应导致的喉阻塞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水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缓解气道痉挛。细菌感染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过敏性喉水肿需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并配合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抗组胺治疗。
3、气管切开术
对于三度以上喉阻塞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紧急行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手术在环甲膜或第2-4气管环处造口,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防止套管堵塞或脱出。长期带管者需定期更换气管套管,并训练发音与吞咽功能。
4、喉镜下手术
喉部肿瘤或瘢痕狭窄引起的慢性喉阻塞,可在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切除术或等离子刀消融术。术后需禁声1-2周,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先天性喉软骨软化者可进行喉成形术,通过缝合或移植物加固喉部结构。
5、喉部支架植入术
双侧声带麻痹或喉气管狭窄患者可植入镍钛合金记忆支架扩张气道。支架需定期通过喉镜观察位置,6-12个月后视情况取出。该手术可能引发肉芽增生或支架移位,需配合抗炎治疗。
喉阻塞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过敏体质者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术后恢复期建议进食温凉流质,练习腹式呼吸改善通气。长期喉部不适需定期复查喉镜,监测气道通畅度。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