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宝宝吸入性肺炎需及时就医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有抗感染治疗、氧疗、雾化吸入治疗、体位引流、营养支持等。吸入性肺炎多因乳汁、胃内容物或异物误吸入肺部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咳嗽等症状。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吸入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病毒感染则需对症支持治疗。用药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变化,避免自行调整药量。
2、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头罩吸氧。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氧,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氧中毒。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鼻腔通畅,观察口唇颜色变化。
3、雾化吸入治疗
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和支气管痉挛。雾化后家长应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排痰,注意雾化面罩的清洁消毒。
4、体位引流
采用头低脚高体位配合背部叩击,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操作时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每次引流时间不超过10分钟。家长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学习正确手法。
5、营养支持
少量多次喂养避免呛咳,严重者需鼻饲或静脉营养。母乳喂养时应抬高宝宝头部,奶瓶喂养选择小流量奶嘴。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有无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表现。
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每日测量体温4次,观察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及面色变化。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睡眠时采取侧卧位。恢复期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随访胸片评估肺部情况。若出现拒奶、嗜睡或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