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是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不同疾病或清除不同毒素。血液透析通过半透膜清除小分子毒素和多余水分,适用于肾功能衰竭;血浆置换则是分离并置换血浆,用于清除大分子致病物质,如自身抗体或异常蛋白。
血液透析的核心机制是利用透析器和透析液之间的浓度梯度差,通过弥散和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溶质,同时超滤多余水分。治疗时需建立血管通路,每周进行多次规律性治疗,每次持续数小时。常见适应证包括急慢性肾衰竭、高钾血症、药物中毒等。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血浆置换采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将全血分离为血细胞和血浆,弃除含有致病物质的血浆后,用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溶液替代。该技术能特异性清除免疫球蛋白、冷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主要治疗血栓性微血管病、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免疫相关疾病。每次治疗需处理一定比例的血浆量,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治疗频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调整。
两种技术的关键差异在于清除物质分子量不同,血液透析针对小分子水溶性毒素,血浆置换针对大分子蛋白类物质。临床选择需结合患者原发病、毒素特性及器官功能综合评估。治疗期间均需监测凝血功能、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状态,必要时联合其他支持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