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造瘘肛门还出大便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08 11:20
发布于 2025/07/08 11:20
做了造瘘肛门还出大便可能与造瘘口功能异常、肠道蠕动紊乱、吻合口瘘、肠道炎症或手术并发症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物理干预或二次手术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处理。
术后早期因肠道适应不足可能出现暂时性失控,表现为肛门少量排便。这与神经反射未完全重建或括约肌代偿失调相关。需每日用温水清洁会阴,使用造瘘护理粉保护皮肤,避免用力排便。若持续超过2周需复查排除结构异常。
手术改变肠道解剖结构可能导致传输节律紊乱,未分流肠段残留粪便溢出。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蒙脱石散吸附多余液体。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克,分次饮用温水刺激肠蠕动。
肠道吻合处愈合不良可能形成微小瘘管,使肠内容物渗漏至远端。常伴有低热、局部压痛症状。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联合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必要时行造影检查。明确瘘口后可采用内镜下钛夹封闭或手术修补。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时,炎症肠段分泌液可能经肛门排出。需完善肠镜与钙卫蛋白检测,确诊后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严重者需加用泼尼松龙片。期间记录排便性状变化,避免摄入乳制品等促炎食物。
造瘘肠管脱垂或支架移位等机械性问题可导致分流失效。表现为突发性肛门排便量增多,可能伴随腹痛。需急诊CT评估,轻度脱垂可行手法复位,严重者需手术固定。术后2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
日常应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变化,选择无痕造瘘袋减少皮肤刺激,排便后及时用生理盐水棉片清洁。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优先食用蒸煮类低渣食物。术后3个月需定期复查肠功能,出现发热或持续排便异常立即返院。心理上需接受康复期可能存在的功能波动,避免过度焦虑影响恢复。
上一篇 : 导致鼻炎的具体病因是什么
下一篇 : 脚风湿痛怎么可以减轻疼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