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需从根除幽门螺杆菌、调整饮食结构、定期筛查等多方面入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他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高盐饮食、减少腌制食品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等。
1、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长期未治疗可能进展为胃癌。根除治疗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以及铋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完成疗程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避免共用餐具可降低感染风险。
2、调整饮食结构
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发生概率。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减少腊肉、咸鱼等腌制食品的食用频率。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如西蓝花、番茄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3、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长期吸烟者胃癌风险显著增高。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保护层。建议完全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4、定期胃镜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有胃癌家族史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缩短筛查间隔。胃镜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如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时干预可阻断癌变进程。
5、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反流性食管炎可能诱发贲门癌。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避免暴饮暴食,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
预防胃癌需要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出现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三餐、细嚼慢咽、避免过烫饮食等习惯有助于维护胃部健康,高危人群可考虑检测胃蛋白酶原等血清学指标辅助筛查发现早期病变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获得根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