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纤维瘤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的硬结或结节,常伴有轻微瘙痒或触痛。皮肤纤维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单发或多发的圆形隆起、质地坚硬、颜色呈淡红至棕褐色、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表面光滑或轻微角化。
1、圆形隆起
皮肤纤维瘤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突起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晰,与周围正常皮肤分界明显。这种隆起多发生于四肢伸侧,尤其是下肢,可能与局部轻微外伤或昆虫叮咬后的慢性刺激有关。患者可能因美观问题或偶然触摸发现病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情况下因摩擦或压迫出现轻微不适。
2、质地坚硬
病变触诊时呈现硬橡皮样质地,这是由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沉积所致。硬结基底可活动,与深部组织无粘连,借此可与某些皮肤恶性肿瘤鉴别。部分患者在按压时可能感到轻微疼痛,但多数情况下仅表现为无痛性肿物。
3、颜色变化
瘤体颜色可从正常肤色逐渐发展为淡红色、黄褐色或深棕色,这与病灶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及局部血管增生有关。颜色深浅可能随病程进展而变化,日光暴露部位的颜色改变可能更为明显。色素沉着程度与病变存在时间长短呈正相关。
4、体积较小
绝大多数皮肤纤维瘤直径在3-8毫米之间,超过1厘米者较少见。病变初期增长较快,但达到稳定大小后通常不再继续增大。体积异常增大或短期内快速生长需警惕其他皮肤肿瘤可能,此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5、表面特征
瘤体表面通常光滑,偶见轻微角化或鳞屑覆盖。部分病例因表皮增生可出现中央凹陷的"酒窝征",这是皮肤纤维瘤的特征性表现之一。表面皮肤纹理多保持正常,极少发生溃疡或出血,这一特点有助于与基底细胞癌等恶性病变区分。
皮肤纤维瘤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反复摩擦或搔抓病变部位,防止继发感染。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瘤体的机械刺激,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以防色素沉着加重。若发现病变突然增大、颜色改变、破溃出血或伴有明显疼痛,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多数皮肤纤维瘤无须特殊治疗,影响美观或产生症状者可考虑激光或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