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怎么治疗 治疗乙型肝炎4个方法你要牢记

发布于 2025/07/08 12:04

乙型肝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护肝治疗、中医药调理4个方法治疗。乙型肝炎通常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的核心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控制病情进展。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核苷类似物。这些药物能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减轻肝脏炎症,但需长期规律服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2、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适用于部分特定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是常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清除病毒。这种治疗方式疗程相对固定,但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治疗前需评估患者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排除禁忌证。免疫调节治疗的优势在于部分患者可实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获得临床治愈。

3、保肝护肝治疗

保肝护肝治疗主要是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脏损伤。常用药物包括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这些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稳定肝细胞膜等作用,能改善肝功能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保肝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需与抗病毒治疗配合使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熬夜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

4、中医药调理

中医药调理在乙型肝炎治疗中发挥辅助作用。常用中成药包括肝复乐胶囊、扶正化瘀胶囊、鳖甲煎丸等。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选用相应方药。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体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但需注意中药治疗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评估疗效。

乙型肝炎患者除规范治疗外,日常需注意饮食调理,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肪食物,避免饮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康复也很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