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清洁、饮食调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综合护理以缓解症状并防止传播。
1、保持隔离
猩红热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需单独隔离至症状消失且抗生素治疗满24小时。隔离期间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餐具需煮沸消毒。家长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洗手,佩戴口罩,防止病原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2、皮肤护理
皮疹期可用温水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皮肤脱屑时涂抹无香料润肤霜缓解干燥瘙痒。剪短指甲防止抓伤,婴幼儿可戴棉质手套。衣物选择宽松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3、口腔清洁
每日用温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清洁口腔3-4次,缓解咽痛和草莓舌症状。婴幼儿可用纱布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口腔黏膜。出现口唇干裂时可涂抹医用凡士林保护。
4、饮食调理
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恢复期逐步过渡到软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坚硬或过烫饮食刺激咽喉。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可饮用常温蜂蜜水或梨汁润喉。
5、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温度20-22℃,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地面和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纸巾需密封处理,床单衣物需单独清洗并用沸水浸泡消毒。
猩红热护理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耳痛、关节肿痛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恢复期2-3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排除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家庭成员中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需警惕交叉感染,必要时进行链球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