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调整、情绪管理和定期复查等事项。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术后恢复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1、伤口护理
术后需每日观察腹部切口有无红肿渗液,保持敷料干燥清洁。腹腔镜手术的小切口可用防水敷贴保护淋浴,开腹手术需避免沾水至拆线后。出现发热或伤口剧痛需及时就医,可能与感染或血肿有关。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或游泳,防止逆行感染。
2、活动限制
术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防止腹压增高导致盆底损伤。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突然弯腰或剧烈运动。阴道残端愈合期间禁止性生活,通常需等待6-8周经医生确认。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腹部减轻震动。
3、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选择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逐步增加高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瘦肉、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补充香蕉、燕麦等预防便秘。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腹胀,每日饮水保持1500毫升以上。出现严重腹胀可少量多餐,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
4、情绪管理
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潮热、情绪波动等更年期症状,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调节。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缓解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与伴侣坦诚沟通对亲密关系的担忧。严重焦虑可考虑使用谷维胶囊等中成药调理,但需遵医嘱。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阴道残端愈合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盆腔有无积液。每3-6个月监测激素水平,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长期随访需关注盆底功能,出现尿失禁或盆腔坠胀感时应及时评估。每年进行妇科检查排除残端病变可能。
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强度工作,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下肢促进血液循环。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部每日1-2次。如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持续发热或下肢肿胀疼痛,应立即返院检查。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整体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