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断裂可通过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手指畸形、局部肿胀四个典型特征判断。手指肌腱断裂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炎症反应、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需通过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1、局部疼痛
肌腱断裂后局部会出现持续性锐痛,尤其在手指活动时疼痛加剧。疼痛部位与断裂肌腱走行区域一致,可能伴随皮下淤血或压痛。急性损伤引起的疼痛通常较为剧烈,而慢性劳损导致的肌腱断裂疼痛可能逐渐加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需避免患指过度活动。
2、活动受限
肌腱断裂会导致手指主动屈曲或伸直功能丧失,表现为特定方向活动障碍。伸肌腱断裂时手指无法主动伸直,屈肌腱断裂则表现为屈曲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手指关节僵硬或异常弹响。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二次损伤。严重活动障碍可能需手术修复配合术后康复治疗。
3、手指畸形
肌腱完全断裂可能导致手指呈现特征性畸形,如锤状指、纽扣畸形等。伸肌腱中央束断裂时,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而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形成纽扣样畸形。远端伸肌腱断裂则导致末节手指下垂,形成锤状指。畸形程度与断裂部位和损伤时间相关,新鲜损伤可能通过支具固定保守治疗,陈旧性损伤多需手术矫正。
4、局部肿胀
肌腱断裂部位会出现明显肿胀,可能伴随皮肤发红或皮温升高。急性期肿胀通常在伤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慢性劳损引起的肿胀可能反复出现。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可遵医嘱使用七叶皂苷钠片、迈之灵片等改善循环药物,配合冷敷或抬高患肢促进消肿。若肿胀持续加重需警惕感染或血肿形成。
怀疑手指肌腱断裂时应立即停止手指活动,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受伤24小时内可间断冷敷减轻肿胀,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保持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饮食上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如瘦肉、鸡蛋、西蓝花等,有助于组织修复。若出现手指麻木、苍白或剧烈疼痛需紧急就医,排除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康复期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