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休克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维持体温、及时送医等方式处理。休克通常由失血、感染、过敏、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休克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或丧失,需立即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阻塞气道。若患者佩戴假牙需取出,同时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对于呕吐患者应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误吸导致窒息。必要时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但颈椎损伤者禁用该方法。
2、调整体位
将患者置于休克体位即下肢抬高20-30度,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但怀疑脊柱损伤或呼吸困难者应保持平卧位。避免随意搬动患者,特别是创伤性休克患者可能存在骨折风险。若环境寒冷需移至温暖处,但过热环境需移至阴凉通风处。体位调整后持续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变化。
3、维持体温
用毛毯或衣物覆盖患者身体,防止体温过低加重休克。但高温中暑导致的休克需用湿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禁止给意识不清者喂食热水或酒精擦浴。监测皮肤温度变化,出现寒战或高热都需针对性处理。失血性休克患者常伴冷汗,需及时更换潮湿衣物。
4、及时送医
在实施基础急救同时立即联系急救中心,准确描述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情况。记录休克发生时间、可能诱因及已采取措施。转运途中保持患者稳定,持续观察生命体征。过敏性休克患者需告知接触史,心源性休克需准备既往心电图报告。到达医院后向医生完整交接病情变化过程。
休克属于危及生命的急症,日常需注意控制慢性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情绪波动。有过敏史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规律服药监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