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为艾滋病感染者需要通过专业医学检查,主要包括HIV抗体检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和核酸检测。艾滋病感染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类似流感的短暂不适,确诊必须依赖实验室检测结果。
1、HIV抗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是筛查艾滋病的常用方法,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是否产生HIV特异性抗体。感染后2-8周血液中可检出抗体,窗口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若初筛阳性需进行补充试验确认,包括免疫印迹试验或重组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检测后需由专业医生解读报告。
2、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可同时捕捉HIV的p24抗原和抗体,将窗口期缩短至感染后14-21天。该方法能更早发现感染,适用于高危暴露后的早期筛查。检测阳性者需进一步做核酸检测或免疫印迹试验验证,阴性结果者在窗口期后应复查。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通常提供此类检测服务。
3、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直接检测HIV病毒RNA,窗口期仅7-14天,适用于高危行为后早期诊断和婴儿感染确认。该方法灵敏度高但成本较高,多用于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综合判断,阴性者仍需在窗口期结束后复查抗体。
4、CD4细胞计数
CD4细胞计数不用于诊断但可评估免疫功能,正常值为500-1600个/μL。艾滋病感染者CD4细胞常低于200个/μL,伴随机会性感染风险增加。检测需空腹采血,结果异常需结合病毒载量分析病情。该指标是启动抗病毒治疗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5、临床表现观察
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流感症状,持续1-4周自行缓解。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进入艾滋病期会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减、真菌感染等典型表现。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可提示检测必要性。任何高危行为后出现不明原因症状都应及早就诊。
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进行专业检测,避免根据症状自行判断。日常需保持安全性行为,不共用注射器,伤口避免接触他人血液。确诊感染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现代抗病毒疗法可有效控制病情。普通社交接触不会传播病毒,应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