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最重要的是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早期诊断。治疗需结合营养支持、并发症管理及定期随访,主要措施包括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纠正营养不良,处理肠梗阻等并发症。
1、抗结核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的核心治疗是足疗程联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片能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合成,利福平胶囊可阻断细菌RNA转录,二者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耐药风险。吡嗪酰胺片在酸性环境中对休眠菌有杀灭作用,乙胺丁醇片能干扰细菌代谢。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疗程通常需持续6-9个月,不可自行停药。
2、营养干预
患者常因结核中毒症状和腹水导致蛋白丢失,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维生素B6可预防异烟肼片引起的周围神经炎,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改善骨质。肠梗阻患者需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腹水明显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定期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营养状态。
3、并发症处理
肠梗阻需禁食胃肠减压,严重者行粘连松解术。腹水过多可穿刺引流并送检ADA检测。继发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慢性腹痛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平滑肌痉挛。
4、病灶监测
每2个月复查腹部超声观察腹水变化,CT评估腹膜增厚程度。定期查血沉、C反应蛋白判断炎症活动度。尿常规监测乙胺丁醇片可能的肾毒性。出现视力模糊需立即停用乙胺丁醇片并眼科会诊。治疗结束时需确认病灶钙化或纤维化。
5、接触者筛查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儿童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异烟肼片3个月。HIV感染者应同时启动抗病毒治疗。患者咳嗽咳痰需排查合并肺结核。居住环境保持通风消毒,餐具煮沸处理。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结核产生。日常饮食宜高热量易消化,适当补充乳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或体重骤降时须立即复诊。治疗期间每1-2个月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确保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