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多毛、痤疮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
超重患者通过减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比例,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
2、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肠溶片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能调节月经周期并降低雄激素水平。螺内酯片可用于多毛症状明显者,但需注意血钾监测。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观察效果,用药期间须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促排卵治疗
来曲唑片通过抑制雌激素转化促进卵泡发育,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可刺激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治疗期间需配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避免多胎妊娠风险。促排卵药物使用不宜超过6个周期,无效者需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4、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可破坏部分卵巢组织降低雄激素分泌,术后半年内妊娠概率较高。卵巢楔形切除术现已少用,仅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手术可能影响卵巢储备功能,需充分评估生育需求后实施。
患者应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每日记录基础体温监测排卵,每3个月复查性激素六项和糖耐量试验。保持BMI在18.5-23.9范围,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备孕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干预方案,未生育者慎用卵巢手术。定期妇科超声检查可评估子宫内膜状态,预防内膜病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