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发布于 2025/07/08 16:30
发布于 2025/07/08 16:30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通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粪便常带有黏液和血液。这与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导致吸收功能障碍有关。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中重度需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控制炎症。
约90%患者会出现便中混有黏液和脓血,严重时可见鲜红色血便。结肠黏膜溃疡面渗血及炎性渗出是主要原因。需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评估出血程度,急性期可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左下腹或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多见,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肠壁炎症刺激和肠管痉挛是主要诱因。轻症可用匹维溴铵片解痉,中重度需联合泼尼松龙片抗炎。若出现全腹剧痛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
直肠受累者常有排便不尽感,伴肛门坠胀。直肠黏膜敏感性增高及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栓剂可减轻症状,配合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在急性发作期明显,与炎症因子释放和营养吸收障碍相关。需加强肠内营养支持,严重贫血者补充硫酸亚铁片,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长期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和乳制品。急性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缓解期逐渐增加膳食纤维。定期监测血常规、粪便钙卫蛋白等指标,规范用药可显著降低结肠切除手术概率。出现持续高热、大量便血或腹胀呕吐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微创手术和开放性手术的优缺点
下一篇 : 睡前口渴老想喝水是什么原因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