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导致血钙升高、血磷降低的代谢性疾病。
1、病因机制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与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遗传性疾病有关。原发性患者多因甲状旁腺自主分泌过多激素,继发性患者常由慢性肾病、维生素D缺乏等刺激甲状旁腺代偿性增生所致。长期血钙异常可引发骨质疏松、肾结石等并发症。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乏力、多尿、口渴,随着血钙持续升高,可能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反复肾结石。部分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因高钙危象导致意识模糊或心律失常。
3、诊断方法
需结合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影像学检查如颈部超声或甲状旁腺核素扫描可定位病变。骨密度检测评估骨质疏松程度,24小时尿钙排泄率帮助鉴别病因。继发性患者还需评估肾功能及维生素D水平。
4、治疗措施
原发性患者首选手术切除病变腺体,术后需监测血钙防止低钙血症。药物治疗可使用西那卡塞片调节钙敏感受体,双膦酸盐注射液抑制骨吸收。继发性患者需纠正原发病,补充骨化三醇胶丸或碳酸钙D3片。
5、日常管理
限制高钙饮食如乳制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预防肾结石。避免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定期复查血钙及肾功能。骨质疏松患者需加强防跌倒措施,适量补充维生素D3滴剂。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和骨密度,出现肌无力或心律失常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补钙,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日常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发现血尿或腰痛及时检查排除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