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的牙一年后疼可能与继发龋、牙髓炎、咬合创伤、填充材料脱落或牙周炎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口腔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继发龋
龋齿补牙后若边缘密封不严密,细菌可能侵入导致牙齿再次龋坏。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痛,严重时可见填充物周围发黑。需清除腐质后重新充填,可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材料。日常需加强邻面清洁,使用牙线辅助清除菌斑。
2.牙髓炎
深龋补牙时若未彻底去腐或操作刺激牙髓,可能引发慢性牙髓炎。典型症状为自发跳痛、夜间加重,可能放射至耳颞部。确诊后需根管治疗,配合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消炎,根管充填后建议全冠修复保护患牙。
3.咬合创伤
补牙后咬合面过高可能导致长期咬合压力异常,引发牙周膜炎症。表现为咀嚼时钝痛、牙齿松动感。可通过调磨高点改善,严重者需暂时改用软食,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4.填充物脱落
材料老化或粘接失败会导致充填体松动脱落,暴露的牙本质遇冷热刺激产生敏感疼痛。需彻底清洁窝洞后重新充填,大面积缺损者可考虑嵌体修复。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定期检查填充体边缘完整性。
5.牙周炎
邻面充填体悬突可能刺激牙龈引发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伴咬合不适。需超声洁治清除菌斑结石,局部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补牙后疼痛需及时复查口腔全景片判断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日常应选用含氟牙膏及软毛牙刷,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出现持续隐痛、牙龈脓包或牙齿变色时,提示可能发生根尖周炎,需立即进行根管治疗防止骨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