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会引起咽喉痛,其典型症状主要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及咽喉不适等。
1、反酸
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是核心表现,酸性物质刺激可导致咽喉部灼烧感。长期反酸可能引发慢性咽炎,表现为咽喉异物感或疼痛。治疗需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同时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
2、烧心
胸骨后烧灼感多发生在餐后1-2小时,平卧或弯腰时加重。胃酸腐蚀食管黏膜可能放射至咽喉部,与咽喉痛存在关联。铝碳酸镁咀嚼片可快速中和胃酸,配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反流。
3、胸骨后疼痛
酸性反流物刺激食管神经末梢引发疼痛,严重时疼痛可向颈部放射。需与心绞痛鉴别,胃镜检查是确诊手段。治疗可选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
4、吞咽困难
食管炎症水肿或瘢痕狭窄导致,晚期可能出现食物嵌顿。咽喉部受累时可伴发吞咽疼痛,需通过食管测压评估功能。急性期可用康复新液修复黏膜,必要时行食管扩张术。
5、咽喉不适
胃酸反复刺激咽喉黏膜会导致慢性喉炎,表现为声嘶、干咳或咽喉痛。喉镜检查可见杓状软骨充血。除抑酸治疗外,可配合甘桔冰梅片缓解局部症状,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患者应保持床头抬高15-20厘米睡眠,避免高脂饮食和碳酸饮料。体重超标者需减重,戒烟限酒。若咽喉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呼吸困难,需排除喉痉挛等急症,及时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日常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冲洗咽喉部,减少酸性物质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