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强光刺激、规范用药、保持眼部卫生、定期复查、调整生活习惯。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的视力模糊性疾病,术后或未手术患者均需针对性护理以延缓进展。
1、避免强光刺激
紫外线会加速晶状体混浊,外出时应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选择UV400防护标识的镜片。室内强光环境下可佩戴浅色遮光眼镜,避免长时间直视电子屏幕,每用眼30分钟闭目休息或远眺。
2、规范用药
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抗氧化药物延缓病情,术后患者需按疗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滴眼前清洁双手,瓶口避免接触眼球,多种眼药水使用时需间隔5分钟。
3、保持眼部卫生
不用手揉搓眼睛,洗脸时避免污水入眼。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合并干眼症者可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滋润角膜。术后1个月内禁止游泳、化眼妆,防止异物或化学物质刺激。
4、定期复查
未手术者每3-6个月检查视力、眼压及晶状体混浊程度,监测是否合并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复查角膜愈合情况,突发眼痛、视力骤降时立即就诊。建议建立视力档案记录病情变化。
5、调整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以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增加深色蔬菜、蓝莓等抗氧化食物摄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阅读时保证充足光线,字体放大并使用辅助照明设备。
白内障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户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开正午强光时段。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及锌元素,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家属需协助观察患者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变化,术后患者睡眠时佩戴眼罩防止无意识揉眼。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