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需注意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营养支持、症状监测及隔离防护。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的慢性炎症,治疗周期长且需综合管理。
1、规范用药
患者须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避免耐药性产生。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及时向医生反馈。
2、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需每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腹部超声,评估药物疗效及副作用。每3个月进行胸部CT或腹腔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灶吸收情况。若出现腹痛加重、持续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复诊。
3、营养支持
建议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如鸡蛋羹、鱼肉粥、蒸南瓜等,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可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
4、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体温、腹痛程度及排便情况,警惕肠梗阻、腹水增多等并发症。若出现呕吐、腹胀难忍、意识模糊等表现,提示可能出现结核性肠穿孔或脑膜炎等急症,需紧急就医。
5、隔离防护
活动期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痰液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患者咳嗽时应掩住口鼻,居住环境保持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不过度消耗能量。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戒烟戒酒以减少肝脏负担。治疗期间建议记录用药时间和身体反应,便于医生调整方案。家属应协助患者坚持治疗,提供心理支持,共同营造清洁通风的居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