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痛风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高嘌呤饮食、肥胖、酗酒、肾脏排泄障碍等。痛风是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
1、遗传因素
部分痛风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与尿酸转运蛋白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即使控制饮食仍可能出现尿酸升高,需长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可遵医嘱使用苯溴马隆片、非布司他片等促进尿酸排泄或抑制生成的药物。
2、高嘌呤饮食
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会增加尿酸合成。建议每日嘌呤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急性发作期需严格限制。同时避免果糖饮料,因其代谢过程会促进尿酸产生。
3、肥胖
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尿酸代谢,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痛风风险显著增加。通过合理运动将体重减轻5%-10%可使血尿酸下降50-100μmol/L,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
4、酗酒
酒精代谢消耗大量ATP导致嘌呤分解加速,啤酒还含易吸收的鸟嘌呤。男性每日酒精摄入超过50克会使痛风风险增加2.5倍。急性期应完全戒酒,缓解期每日饮酒不超过15克乙醇当量。
5、肾脏排泄障碍
慢性肾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导致肾小管尿酸分泌减少。这类患者需治疗基础疾病,谨慎使用利尿剂。可选用别嘌醇片抑制尿酸生成,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促进溶解排泄。
痛风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优先选择低脂乳制品、咖啡等有助于降低尿酸的饮品。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受凉,发作期可局部冷敷缓解疼痛。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尿酸,长期控制目标应低于360μmol/L。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关节腔穿刺或双能CT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