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硒是造成克山病的主要原因。克山病是一种与低硒环境密切相关的营养缺乏性地方性心肌病,主要影响心肌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该病多见于低硒土壤地区,长期膳食硒摄入不足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1、硒缺乏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核心成分,该酶能清除心肌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当硒摄入不足时,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下降,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最终引发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典型表现为心悸、胸闷、下肢水肿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亚硒酸钠片或硒酵母片,同时增加富硒食物如巴西坚果、海产品、动物内脏的摄入。
2、维生素E不足
维生素E与硒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其缺乏会加重硒缺乏对心肌的损害。维生素E能保护细胞膜脂质免受氧化损伤,缺乏时可出现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降低。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维生素E软胶囊,日常可适量食用葵花籽油、杏仁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3、钼元素缺乏
钼是黄嘌呤氧化酶等代谢酶的重要辅因子,参与心肌能量代谢。低钼状态可能导致心肌细胞ATP合成障碍,临床可见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等症状。部分地区土壤施钼肥可降低克山病发病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钼酸铵补充剂,并通过食用豆类、全谷物等补充膳食钼。
4、镁摄入不足
镁离子对维持正常心电活动具有关键作用,缺乏时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镁还参与300多种酶促反应,长期缺乏可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加重心肌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等症状。治疗可选用门冬氨酸钾镁片,同时增加绿叶蔬菜、坚果等富镁食物的摄入比例。
5、复合营养缺乏
克山病常伴随多种微量元素联合缺乏,如锌、铜等元素不足可能通过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间接加重心肌氧化应激。这类患者除典型心力衰竭表现外,还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全身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综合补充方案,避免单一元素过量补充导致代谢失衡。
预防克山病需建立长期膳食干预策略,低硒地区居民应定期食用富硒农产品,孕妇及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可进行预防性硒补充。出现不明原因心悸、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肌酶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和营养联合治疗,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并避免过度劳累,以减缓心肌损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