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中医病名叫什么

发布于 2025/07/08 19:19

电解质紊乱在中医中通常称为“津液失调”或“水液代谢失常”,属于“津液病证”范畴。中医认为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1、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多因热邪伤津或久病耗损所致,表现为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尿少色黄等症状。治疗上可选用生脉饮、麦门冬汤等方剂滋阴生津。日常可适量食用梨、银耳等润燥之品,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2、水湿内停

水湿内停常因脾失健运导致,可见肢体浮肿、脘腹胀满、舌苔白腻等表现。中医常用五苓散、真武汤等方剂健脾利湿。饮食宜清淡,可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水食材,避免生冷油腻。

3、痰饮阻滞

痰饮阻滞多与肺脾肾功能失调相关,可能出现咳痰、胸闷、头晕目眩症状。治疗可选用二陈汤、苓桂术甘汤等化痰祛饮。平时应注意保暖防寒,适度运动帮助气机通畅。

4、津液外泄

津液外泄常见于自汗、盗汗或腹泻等情况,多与卫表不固或脾肾阳虚有关。代表方剂有玉屏风散、四神丸等固表止汗。日常需注意补充水分,可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固涩食材。

5、津液瘀阻

津液瘀阻多因气滞血瘀导致水液运行不畅,可见局部肿胀、疼痛固定等症状。治疗可用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利水方剂。适当活动肢体促进气血运行,避免久坐久卧。

中医调理电解质紊乱需辨证施治,不同证型用药差异较大。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调理,同时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若出现严重口渴、尿量异常或意识改变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电解质紊乱的具体类型和程度,必要时配合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