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不一定是癌症,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常见的大肠肿瘤主要有大肠腺瘤、大肠平滑肌瘤、大肠脂肪瘤、大肠间质瘤、大肠癌等。
1、大肠腺瘤
大肠腺瘤属于良性肿瘤,可能与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可通过肠镜检查确诊,治疗以内镜下切除为主,如发现异型增生需密切随访。
2、大肠平滑肌瘤
大肠平滑肌瘤起源于肠壁肌层,多为良性,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或基因突变相关,常见症状为腹部包块、肠梗阻。超声内镜可辅助诊断,较小肿瘤可观察随访,较大肿瘤需手术切除。
3、大肠脂肪瘤
大肠脂肪瘤由脂肪组织构成,属良性病变,好发于右半结肠,多数无症状,较大时可引起肠套叠或出血。CT检查可见特征性脂肪密度,无症状者无须处理,有并发症时需内镜或手术切除。
4、大肠间质瘤
大肠间质瘤具有潜在恶性倾向,起源于卡哈尔间质细胞,可能与C-KIT基因突变有关,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需通过病理免疫组化确诊,治疗以手术联合靶向药物如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为主。
5、大肠癌
大肠癌是明确的恶性肿瘤,包括腺癌、黏液腺癌等类型,与息肉恶变、炎症性肠病等因素相关,典型症状为便血、体重下降。确诊需结肠镜取活检,治疗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方案,如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等。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出现持续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肿瘤性质。良性肿瘤术后也需按医嘱复查,恶性肿瘤患者需配合综合治疗并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