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出血性脑卒中的4个护理措施分享

发布于 2025/07/08 19:44

出血性脑卒中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康复训练等方式护理。出血性脑卒中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需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必要时使用吸痰器辅助清理,严重呼吸困难者需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护理过程中应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氧合指数在安全范围。

2、控制血压

急性期需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毫米汞柱之间,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再出血。遵医嘱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等静脉降压药物,给药期间每15分钟监测血压。血压稳定后逐步过渡到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长效制剂。

3、预防并发症

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留置导尿管者每日进行会阴消毒,观察尿液性状。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和电解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出现发热时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查,排除肺部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

4、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床边被动关节活动,由康复师指导进行肢体摆放。2周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配合经颅磁刺激或功能性电刺激等物理治疗,促进神经功能重塑。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3克。康复期可进行坐位平衡练习、健侧肢体力量训练等运动,强度以不引起疲劳为度。家属应学习识别头痛加剧、喷射性呕吐等再出血征兆,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血肿吸收情况。心理护理方面需关注患者抑郁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