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宫怀孕需要特别注意定期产检、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早产、监测胎儿发育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双子宫属于子宫发育异常,可能增加妊娠风险,需加强孕期管理。
1、定期产检
双子宫孕妇需增加产检频率,建议每2-4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重点监测子宫形态、胎盘位置及胎儿生长情况。双子宫可能伴随宫颈机能不全,需通过阴道超声评估宫颈长度。若出现单侧子宫妊娠,需排除残角子宫妊娠等高风险情况。产检时还需关注血压、尿蛋白等指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避免剧烈运动
双子宫孕妇应避免跑跳、负重等腹部受力活动,减少子宫扭转风险。建议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单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妊娠中晚期需禁止性生活及长途旅行,防止诱发宫缩。若出现下腹坠痛或阴道流血,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就医。
3、预防早产
双子宫空间受限易引发宫缩,需密切观察宫缩频率。孕中期起可进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评估早产风险。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使用黄体酮阴道栓剂或盐酸利托君片抑制宫缩。出现规律腹痛、腰酸或分泌物增多时,需及时住院保胎治疗。
4、监测胎儿发育
双子宫可能限制胎儿活动空间,需通过超声定期评估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参数。营养方面需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剂摄入,预防胎儿生长受限。若发现羊水过少或脐血流异常,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孕晚期需每周进行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宫内状况。
5、分娩方式选择
双子宫孕妇需在孕36周评估分娩方式,若胎儿为臀位或横位、子宫畸形严重需选择剖宫产。自然分娩需密切监测产程进展,警惕子宫收缩乏力或产道梗阻。剖宫产术中需注意探查双侧宫腔情况,术后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呋辛酯片。产后需加强子宫复旧观察,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双子宫孕妇日常需保证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水果、200-300克优质蛋白,补充碳酸钙D3片预防抽筋。睡眠时建议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或腹痛加剧需立即就医。产后42天需复查子宫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