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拔罐疗法、刺络放血、外敷等。病毒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多因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或脾虚湿蕴所致。
1、中药内服
中医辨证施治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清肝胆湿热,适用于疱疹红肿疼痛伴口苦尿黄者;血府逐瘀汤加减可缓解气滞血瘀型后遗神经痛;参苓白术散加减适合脾虚湿蕴证见疱疹色淡、渗液多者。常用中药包括板蓝根、黄芩、柴胡等清热解毒,延胡索、丹参活血止痛,需由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调配。
2、针灸疗法
针灸选取夹脊穴、阿是穴为主,配合合谷、曲池等穴位疏通经络。急性期采用泻法缓解疼痛,后遗症期用温针灸促进神经修复。火针点刺疱疹周围可抑制病毒复制,电针刺激能调节免疫功能。治疗需避开皮损溃烂处,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拔罐疗法
在疱疹周围健康皮肤处走罐或闪罐,通过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疱疹结痂。后期神经痛可在疼痛区域留罐5-10分钟,配合刺络拔罐放出瘀血。皮肤破损、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操作需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刺络放血
用三棱针点刺疱疹两端及周围皮肤出血,或于耳尖、委中穴放血3-5滴,可泻热解毒。适用于疱疹初期红肿明显者,能缓解灼热感并预防扩散。操作需无菌处理,贫血、体弱者慎用,每周不超过2次。
5、外敷疗法
青黛散油调敷患处可收敛水疱,六神丸研末醋调外涂止痛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