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肾功能通常需要验血和验尿结合进行,主要有血肌酐检测、尿素氮检测、尿常规检查、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四种方法。
1、血肌酐检测
血肌酐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测量血液中肌酐浓度,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经肾脏过滤后排出体外。肾功能受损时肌酐排泄减少,血液中浓度升高。该指标受年龄、性别、肌肉量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早期可能出现血肌酐轻度升高。
2、尿素氮检测
尿素氮检测通过血液样本分析氮代谢产物含量,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尿素需经肾脏排出。肾功能下降会导致血尿素氮水平增高,但该指标易受脱水、高蛋白饮食等因素干扰。严重脱水或消化道出血时可能出现假性升高,需与肌酐比值联合评估。
3、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通过化验尿液中的蛋白质、白细胞、红细胞等成分,判断肾脏滤过功能。正常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低,出现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尿沉渣镜检发现管型或异常细胞时,可能提示肾小管病变或泌尿系统感染。
4、肾小球滤过率估算
肾小球滤过率通过血肌酐值结合年龄、性别、体重等参数计算得出,能更准确反映肾脏滤过功能。估算值低于60毫升/分钟持续3个月可诊断为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该指标,早期发现肾功能减退。
肾功能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保持正常饮水量。慢性肾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水肿、尿量减少或尿液泡沫增多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尿微量白蛋白、肾脏超声等进一步检查。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