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抗真菌药物、手术治疗、免疫调节、环境控制等方式治疗。霉菌性鼻炎通常由曲霉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有助于减少真菌孢子和分泌物滞留。冲洗可每日重复进行,水温需接近体温以避免刺激。合并鼻黏膜糜烂时禁用高渗盐水。
2、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B鼻用喷雾可直接抑制真菌生长,适用于局限病灶。伊曲康唑胶囊通过全身给药对抗深部感染,需监测肝功能。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用于重症侵袭性病例,疗程通常持续数周。
3、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鼻窦清创术能清除真菌团块和病变组织,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鼻息肉者。上颌窦根治术用于广泛骨质破坏病例,术后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
4、免疫调节
皮下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可增强Th1细胞免疫应答。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合并过敏性鼻炎时需联用抗组胺药物。
5、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接触霉变谷物或腐烂植被时佩戴N95口罩。卧室避免摆放鲜花或潮湿的盆栽植物。
霉菌性鼻炎患者应避免挖鼻等损伤黏膜的行为,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有助于黏膜修复。建议每季度进行鼻内镜复查,出现视力改变或剧烈头痛需立即就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定期筛查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