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CT区分炎症和癌症主要依据病灶形态、边界特征、生长速度及伴随症状等差异,需结合临床检查和病理结果综合判断。
炎症性病变在CT上多表现为斑片状模糊影或磨玻璃样改变,病灶边缘不规则但周围常见渗出性改变,部分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伴随发热、咳嗽等急性症状,结核病灶则多位于肺上叶且易出现空洞。炎症通常对抗生素治疗敏感,2-4周复查可见病灶缩小。肺脓肿表现为厚壁空洞伴液平面,周围有显著炎性浸润。机化性肺炎可见反晕征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实变影。
恶性肿瘤多呈现分叶状结节或团块影,边缘可见毛刺征或胸膜凹陷征。腺癌常见磨玻璃成分混合实性结节,鳞癌多表现为中央坏死的不规则肿块。转移瘤多为多发圆形结节,分布于肺外周或胸膜下。肿瘤倍增时间通常为30-400天,PET-CT显示高代谢。部分病例伴随纵隔淋巴结肿大、骨破坏等转移征象。肺泡细胞癌可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伴支气管充气征,需与间质性肺炎鉴别。
建议发现肺部异常阴影时完善肿瘤标志物、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等检查。长期吸烟者、有肿瘤家族史或持续咳嗽咯血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对比影像变化是鉴别的重要方法,最终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