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脸部凹陷通常可采用玻尿酸注射、自体脂肪移植、胶原蛋白填充、聚左旋乳酸注射及假体植入等方法。具体选择需结合凹陷程度、个人体质及医生建议综合评估。
1、玻尿酸注射
玻尿酸是一种透明质酸填充剂,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面部凹陷。通过注射将玻尿酸导入皮下组织,能够立即改善太阳穴、面颊等部位的容积缺失。其效果可维持6-12个月,需定期补充注射。可能出现暂时性红肿或淤青,但通常数日内消退。对成分过敏者禁用,术前需进行皮试。
2、自体脂肪移植
从腹部或大腿抽取脂肪,经纯化后注射至凹陷区域。适合中重度凹陷且希望长期效果者,存活脂肪可永久留存。需1-3个月稳定期,存在部分吸收可能,可能需二次填充。术后需穿戴加压面罩,避免剧烈运动。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期患者不宜进行。
3、胶原蛋白填充
动物源性或重组胶原蛋白可用于填充鼻唇沟等动态皱纹区域。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但维持时间较短约3-6个月。注射后需避免高温环境,防止加速代谢。既往有严重过敏史者需谨慎使用,可能出现局部硬结等不良反应。
4、聚左旋乳酸注射
通过刺激自体胶原再生逐步改善凹陷,效果在1-3个月后显现,可持续2年以上。需分次治疗,每次间隔4-6周。术后可能出现结节,需配合按摩。不适用于皮肤过薄或活动性痤疮区域,免疫功能低下者慎用。
5、假体植入
硅胶或膨体材料适用于颧骨、下颌等骨性凹陷的永久性矫正。需手术切口植入,恢复期1-2周。存在感染、移位等风险,需定期复查。瘢痕体质或局部皮肤条件差者不宜选择,术后需避免外力撞击。
选择填充方式前应进行全面面部评估,结合皮肤厚度、组织松弛度及预期效果制定方案。术后需严格防晒,避免桑拿或过度表情活动,遵医嘱使用医用敷料。出现持续红肿、疼痛或不对称等情况应及时复诊,日常可通过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