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猝死的常见诱发因素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肺栓塞、脑卒中、主动脉夹层等。猝死通常由心脏、血管或呼吸系统的突发严重病变引起,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
1、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可完全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患者可能出现持续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心电图动态变化和心肌酶谱升高。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2、恶性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突然丧失。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患者。发作时表现为突然晕厥、抽搐、脉搏消失。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需立即电除颤,长期可考虑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紧急处理。
3、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主干可引发猝死。长期卧床、肿瘤患者风险较高。典型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CT肺动脉造影是确诊金标准。治疗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重症需行溶栓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气压治疗等。
4、脑卒中
大面积脑出血或脑干梗死可直接压迫生命中枢导致猝死。高血压、动脉瘤破裂是常见原因。患者可能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头颅CT可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必要时手术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可用于二级预防。
5、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假腔,可能破裂导致心包填塞或大出血。高血压、马凡综合征患者易发。表现为突发撕裂样胸背痛、双侧血压不对称。增强CT可确诊。紧急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前需严格控制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降压药物可延缓病情进展。
老年人应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注意保暖。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预防性药物。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品,发现异常立即呼叫急救并实施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