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物质和胶体物质,其中晶体物质以钠离子、氯离子和葡萄糖为主,胶体物质以血浆蛋白为主。
血浆渗透压是维持体液平衡和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共同组成。晶体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包括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葡萄糖、尿素等。这些物质分子量小、数量多,能够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但对细胞膜的通透性较差,因此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起关键作用。其中钠离子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决定因素,约占血浆晶体渗透压的90%以上。胶体渗透压则由大分子血浆蛋白产生,主要是白蛋白,其次是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分子量大,不能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能够有效维持血管内的水分,防止液体过多渗出到组织间隙。白蛋白虽然浓度不高,但由于分子量较小且带负电荷,对胶体渗透压的贡献最大,约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75-80%。
血浆渗透压的正常范围是280-310mOsm/L,其中晶体渗透压约占99.5%,胶体渗透压仅占0.5%。当血浆渗透压异常时,可能引起脱水或水中毒等病理情况。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对保证组织器官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日常应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出现口渴、尿量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