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肌劳损可通过疼痛特点、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进行区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放射性疼痛伴神经压迫症状,腰肌劳损则以局部酸痛为主,活动后加重。
1、疼痛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常从腰部向臀部、下肢放射,呈电击样或刀割样,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腰肌劳损的疼痛局限于腰部两侧肌肉,呈钝痛或酸胀感,按压肌肉时疼痛明显。前者与神经根受压相关,后者因肌肉反复牵拉损伤导致。
2、诱发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突然扭转、负重等动作引发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腰肌劳损通常因长期弯腰、久坐或姿势不良造成肌肉慢性损伤,寒冷潮湿环境可加重症状。
3、伴随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伴下肢麻木、肌力下降,严重者出现马尾综合征(大小便功能障碍)。腰肌劳损仅表现为腰部活动受限,无神经功能障碍,热敷或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4、体格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体征,患肢抬高不足70度即诱发疼痛。腰肌劳损患者该试验阴性,但腰部肌肉压痛明显,局部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5、影像学差异
腰椎MRI可明确显示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程度,神经根受压情况。腰肌劳损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或仅见肌肉密度轻度改变,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急性期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缓解症状,若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异常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腰部保暖,搬运重物时保持脊柱直立,减少扭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