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09 11:33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该病由志贺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需及时就医治疗。

1、发热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通常会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8-40摄氏度,伴随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发热可能与志贺菌释放内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临床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同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感染源。

2、腹痛

患者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或左下腹绞痛,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腹痛由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神经引起,严重者可出现肠痉挛。治疗时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但需注意该病禁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如复方地芬诺酯片,以免加重毒素吸收。

3、腹泻

典型表现为每日10-30次水样便,逐渐转为黏液脓血便。腹泻因志贺菌侵袭结肠黏膜导致炎症渗出所致。治疗需补充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重症患者需静脉补液。抗生素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等,儿童宜选用三代头孢类。

4、里急后重

患者常有频繁便意但排便量少,伴肛门坠胀感,是直肠炎症刺激的特征性表现。里急后重症状可持续至炎症消退,护理时应保持肛周清洁,使用温水坐浴缓解不适。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局部炎症。

5、黏液脓血便

发病1-2天后粪便可见黏液和鲜红色血液,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此症状反映结肠黏膜溃疡性病变,需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治疗期间应监测血红蛋白,贫血患者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便血严重者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需隔离治疗,餐具煮沸消毒,排泄物用漂白粉处理。恢复期进食低渣流食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出现症状及时就诊。预防需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规范洗手,不生食海产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