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性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扩散至血液及多器官引起的全身性真菌感染,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寒战、多器官功能障碍等。该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能由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诱发。
1.持续发热
患者体温常超过38.5摄氏度且对常规退热药反应差,发热多呈弛张热型。这与念珠菌释放致热原及免疫系统激活有关。需通过血培养确诊,治疗可选用氟康唑注射液、卡泊芬净注射用冻干粉、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抗真菌药物。
2.寒战与出汗
突发性寒战后伴随大量出汗是菌血症典型表现,可能反复发作。寒战由真菌代谢产物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需与细菌性败血症鉴别。治疗需联合伏立康唑片、米卡芬净钠注射液等药物,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3.皮肤病变
约30%患者出现红斑样皮疹或皮下结节,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疹中心可有苍白坏死区,活检可见真菌菌丝。局部可外用克霉唑乳膏,严重时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配合全身治疗。
4.眼部症状
真菌性眼内炎表现为视力模糊、飞蚊症或眼痛,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白色渗出灶。常见于念珠菌血行播散至脉络膜,需紧急玻璃体注射两性霉素B眼用制剂,联合全身抗真菌治疗。
5.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播散至肝脏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肾脏受累表现为少尿或血肌酐上升,心脏瓣膜受累可闻及新发杂音。需根据器官损伤程度调整抗真菌方案,如肾功能不全者需减少氟胞嘧啶片剂量。
对于疑似散播性念珠菌病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建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控制基础疾病如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高危人群如化疗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真菌漱口水,出现持续发热72小时以上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培养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