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月经周期中的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血糖水平,尤其是黄体期孕激素水平上升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强。
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两个阶段。卵泡期雌激素占主导地位,可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部分患者血糖会略有下降。黄体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引起暂时性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控制难度增加。这种变化在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显现,持续至月经结束。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增加、对甜食渴望增强的现象,不当的饮食选择可能进一步加剧血糖波动。
少数患者可能因个体差异表现出相反反应。极少数情况下,月经期间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反而出现短暂低血糖。这类情况多见于本身血糖控制较好、胰岛素敏感性较高的患者。月经期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也可能诱发低血糖反应。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月经期间加强血糖监测频率,每日至少检测空腹和三餐后血糖。如发现明显波动应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剂量,但不可自行增减药物。保持规律运动习惯,但避免经期前三天进行高强度训练。经期饮食应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如血糖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