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性脑梗塞患者平时应注意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规律用药、监测身体指标及预防复发。间隙性脑梗塞又称腔隙性脑梗塞,是脑小动脉闭塞引起的微小梗死灶,多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间隙性脑梗塞的主要诱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保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毫摩尔每升以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片,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定期复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2.6毫摩尔每升。
2、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需低盐低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如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每日摄入不宜超过2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3、规律服药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可预防血栓形成,需长期规律服用。伴有房颤者需使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服药期间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须遵医嘱持续使用。所有药物不可随意停用或更换,出现牙龈出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4、监测身体指标
每月测量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3.9之间。关注有无新发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评估血管状况。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一次,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发现指标异常需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治疗方案。
5、预防复发
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外出时有人陪同,预防跌倒。学习识别中风先兆如突发口角歪斜、单侧肢体无力,掌握黄金抢救时间窗。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阅读、计算等延缓脑功能退化。
间隙性脑梗塞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和检查结果。家属应协助监督服药和饮食,创造低盐低脂的家庭饮食环境。社区医疗机构可提供定期随访,评估康复效果。若出现言语不清、行走不稳等新症状,须立即送往具备卒中救治资质的医院。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如平衡练习、手指精细动作训练,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